就业创业先锋│ 用冰糖葫芦“串”出逆光人生
日期:2025-03-25  发布人:经济管理系  浏览量:2

清晨五点的犍为县街头,天还未亮,19岁的董炳烽已开始忙碌。他左眼紧盯糖浆温度计,右手稳稳地将琥珀色的糖液淋在山楂串上。这位右眼残疾的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大二学生,用一根根冰糖葫芦撑起八旬爷爷的生活,也点亮了自己的求学之路——短短一个寒假,他创下3万元营收,成为校园里的“励志创客”。  

11.jpg

命运裂缝中的光:从工地少年到大学生创业者  

右眼失明、父亲早逝、母亲远走、与祖父相依为命……命运给董炳烽的考验远超同龄人。每月低保金需精打细算:40%用于爷爷的药费,剩下的才是生活费。2023年夏天,在建筑工地打混凝土的他,收到大学录取通知时激动得双手颤抖。“学电商,开网店,将来让爷爷过上好日子!”带着这份执念,他背着铺盖卷走进校园。  

在校期间,他申请国家助学金,课余兼职攒下创业基金,并通过《网店运营》课程知识,搭建起自己的微信小程序店铺。他说:“生活越难,越要抓住每一丝机会。”

   

时间炼金术:一张三色课表背后的生存智慧  

爷孙俩相依为命,作为家中唯一的“顶梁柱”,董炳烽的生活像一场精密计算:照顾爷爷、学业、创业,三者缺一不可。他的手机壁纸是一张特殊的三色时间表——  

- 金色时段(6:00-8:00):晨跑锻炼、接单备货;  

- 银色时段(12:00-14:00/18:00-20:00):变身“校园配送侠”,日均完成50单;  

- 琥珀时段(21:00-24:00):挑灯夜战,啃透专业课本。  

他在手机备忘录里认真记录下每一笔收支,精心规划家庭开支与学业费用密密麻麻的流水账,每一行都浸渍了勇敢男儿的汗水,每一笔都闪耀着自强不息的坚韧,辅导员感叹:“他的自律,让许多同龄人汗颜。”  

22.jpg

课堂知识变“商业利器”:3万元营收的破局密码  

2024年寒假,董炳烽将课堂所学化为实战经验:  

- 申请个体营业执照,让冰糖葫芦摊合法化;  

- 开发低糖健康新品,用《市场营销实务》中的“峰终定律”设计试吃环节;  

- 结合《数据分析》优化摆摊位置,利用《消费心理学》的“锚定效应”定价,日均营收超千元。  

他的创业账本扉页写着两行公式:“政策扶持×知识赋能=生存破局”“苦难硬度×奋斗密度=人生亮度”。“感谢学校的助学金和老师指导,课堂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。”他笑着说。  

 

       尾声:酸山楂熬成甜梦想  

“生活给我酸山楂,我就把它做成甜冰糖葫芦。”董炳烽的这句话,成了校园里的金句。如今,他正筹划开设网店,把生意做大,把爷爷照顾好。辅导员评价:“他的故事不仅关于生存,更诠释了何为‘逆风飞翔’。”  

        这个在寒冬里倔强生长的少年,用一串冰糖葫芦照亮了自己的路,也温暖了更多人的心。他说:“即使身处黑暗,也要做自己的光——如果能照亮别人,那就更好了。”  

(图片:董炳烽  文字:张倩)

收藏本页